2018年的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达到2135亿元,再一次刷新上一年的1682亿元。
2018年的秋天,是一个告别的季节。
9月,马云提前告别,宣布将在一年后从阿里巴巴退休;
10月,对阿里巴巴企业文化影响最大的金庸告别人世;
11月,人们将迎来第十个“双十一”购物狂欢节,然后,与之告别。
今年“双十一”过后公布的数据,应该还是会比较漂亮:2千亿以上的销售额,30%以上的同比增长。
但这一定会是一个粉饰过的数据,双十一销售额的统计:
从去年开始,开始纳入线下,今年线下新零售和村淘将带来更多的增长;
从今年开始,将不只看11.11当天集中转化的数据,而会统计整个购物季。
严格意义上的同比数据,极有可能会是下滑的。即使没有贸易战和这一轮经济波动,“双十一”数据也到了要靠注水,才能维持高增长的时候了。
双十一自诞生以来一路高奏凯歌,而今音乐已经停止。
一、世本无事 无中生有
2009年,那是一个秋天,有一位逍遥子,在11月的日历上,画了一个圈。从此,双十一从“光棍节”变成了“网购节”。
这位“双十一之父” 后来回忆这段往事,说得轻描淡写,看似无心插柳,实则饱含心机。中国人迷恋“渔村变都市“式的传奇、也擅长人造奇迹,阿里更是深谙此道。
当时淘宝商城已成立一年多,被寄予厚望却没有起色。京东一时领了B2C的风骚,阿里要夺回这一赛道的话语权,就必须派出猛将不可。逍遥子张勇决定亲自挂帅,效仿美国的“黑色星期五”,造一个网上的购物节。
“黑色星期五”脱胎于美国传统的圣诞节购物季。圣诞节购物季的销售额,通常能占到全年3到4成,决定了很多品牌当年的实际收成。
所以,一些商家自发在感恩节后发起大促、吸引人气,久之约定俗成,大家都选择在同一天,能最大化汇聚流量。卖的人多了,便成了节。这是一个自然生发的结果。
而双十一,则完全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无中生有。淘宝商城需要造一个专属自己的IP,既要有平地惊雷的效果凸显业绩,又不能为他人做嫁衣,因此一定不能选择国庆节、春节这样的传统消费旺季。
没有什么节日的11月,是个绝佳的选择。
年份的选择也是有学问的,早一年晚一年都不行:2009年,人们的消费信心,刚从经济低谷中走出来,就在前一年的金融海啸中,”黑色星期五“刚刚经历过多年来首次销售额同比下滑。如果在2008年淘宝商城初生时,那个层级不高、人心不稳的运营团队,就想到并尝试”造节",很可能会因为数据不太好看,而认为此路不通。
双十一恰到好处地诞生于复苏向上的年份,由亲自挂帅的高管提出并推动,上下同欲、粮草充足,这一仗就万事具备,只欠引爆了。
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,而生逢其时,就注定能有个好开始。
世上本没有网购节,一时卖的人不多没关系,买的人多了,便也成了节。
二、世无英雄,无往不利
此后每年的双十一,销售数据连破纪录,透着上升期的威风,无往不利。
是因为天猫做对了什么吗?是双十一燃爆了网购狂潮吗?双十一是网购成为潮流的结果而不是原因,几乎是没有对手、一路躺赢的。
十年前,网购已经很时髦,双十一原本是为从京东夺回注意力而生。
双十一的高增长奇迹,首先是周期推动时代潮流的产物:它恰好诞生在经济复苏期,伴随着新一轮扩张周期的消费欲望高涨,一路昂扬向上;当时还处于互联网人口红利期,移动互联及移动支付兴起的新技术周期也随之而来;几个周期叠加,一起造就了网购的高速增长。
而网购的普及和电商平台之争,让双十一变得越发热闹。这个人造的购物节,似乎成了某种“成功模式”和“黄金岁月”的象征。
它确实代表了一种模式,一种在整个中国都曾屡试不爽甚至令人迷恋的模式:
浩荡潮流+后发状态+管制环境+特许洼地+举国体制=人造奇迹。
除了周期的潮流,双十一的高增长还需要几个要素:落后的消费、特许的权利、人造的洼地、从众的心理。
在中国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,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10年前只有40%左右,近年才逐步接近70%,是投资、消费、出口三驾马车中的相对短板。传统零售场景不足以满足人们需求,消费被压抑住了。
而电商一直相当于一个免税特区,相对于线下零售渠道,有着低税甚至免税的特权。双十一通过人为造出“全网最低“的价格洼地,自然能引发羊群效应,激发成举国集体主义的狂欢。
“十三行”时代的广州”、“十里洋场”时代的上海、“大逃港“时代的香港”、“一天一层楼”时代的深圳,无一不是这样的人工奇迹,在整个中国都赢得没有对手。
这种情境,就像重男轻女的父母,只让年纪最小、长身体最快的弟弟上学,要求姐姐们都得让着弟弟,弟弟成了家里唯一的大学生之后,父母对弟弟说:”你是最棒哒!“
三、世外桃源,无折不欢
黄金时代的双十一,简直是梦幻般的世外桃源:世间所有人们想要的东西都有,但就是比外边都便宜。
如果非要说双十一具备某种勾人的魔力,也不是因为互联网,而是因为“便宜“,而“便宜“并不是互联网的原生特性。
所有的产品,美国人都能给造得先进,德国人都能给造得耐用,日本人都能给造得精致,中国人都能给造得便宜。
中国人仿佛信奉了“拜便宜教”,即使中产阶层据说已超过了3亿人,“便宜”对国人至今仍有着最大最普遍的吸引力。如今中国市场上,无论渠道还是产品,都是定位低质低价、平质低价、低质高价、平质高价的居多。高质低价?不存在的。优质优价的,你又能说出几个?
互联网曾经向人们许诺,说随着互联网发展,个性化、客制化消费的时代将到来。然而,并没。因为个性化、客制化的东西,很难便宜,试图做这类产品服务的平台,都没能活下来。便宜,是一种阶级趣味,似乎摆脱不掉。
往年,人们还乐此不疲地提前传播双十一折扣单,后来,双十一越来越有套路,优惠不再诱人。而人们追求的,是简单直接的优惠,无折不欢。
四、世易时移,无人不晓
聚光灯都打在一处,双十一果然被造成了超级IP。从2009年最初的5,200万单日销售额,到2017年1,682亿,3,000多倍增长。有这样荣耀的成就,天下谁人不识君?
类似的荣耀,也曾属于另一个人造奇迹:央视春晚。曾几何时,阖家看央视春晚成了人们欢度春节的最重要形式,曾有着全民收视、捧谁谁火的威力。
后来,人们评价春晚“一年比一年差”,在微博上边看春晚边吐槽,段子、图片、短视频一起上;再后来,人们连评价都不评价了。
2018年的春晚,长期保持30%以上收视率的央视春晚,关注度落到了历史冰点,朋友圈里面也几乎没有人提到春晚,看到最多的是人们满世界的旅行,以及创新高的电影票房。
如今无人不网购,处处推红包,天天有折扣,双十一能够提供的,已经寻常化、不够刺激。人们选择更多、期望更高,审美疲劳了。双十一的数据,无论是否注水、是涨是跌,都不再足以代表人们的真实态度。
当网购还是一汪湖水时,只要保持洼地效应,就能地低成海、海纳百川,当百川纳尽、已成大洋的时候,线下的消费场景,都要指望互联网新零售的季风滋润了。
五、世人皆醉,无功受禄
互联网、新零售,真的有能力滋润线下商超么?
人们有种迷梦,以为互联网有着神奇魔法,可以点石成金实现高增长,对“互联网+寄予厚望”。实际上,高增长另有真相,互联网的作用、起作用的范围,都被高估了。
当互联网真的像水和电一样,成为基础设施时,经济恰好进入“新常态”,人们发现互联网似乎也无计可施。互联网不再神奇,互联网也从不神奇。
互联网显著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、消费场景,但更多只是转换了存量的形态,没有强有力的证据,可以证明互联网与经济增量的显著关系。
网购在消费中的占比,目前已经达到20%,加上通过团购和外卖平台、移动支付完成的线下消费,网络消费的普及程度实际远高于统计数字,看上去红红火火。
然而,中泰证券李迅雷曾撰文列举统计数字,认为“从统计数据看不出网购规模的突飞猛进对消费总额的拉动作用”。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保持10%左右、略高于GDP增速的增长,近年增速还在下降,这意味着,网购的高增长更多只是对线下存量的替代,拿什么滋润线下消费呢?吃进去的,还能再吐回去么?
有一个段子,讲在一部电梯中,有人在蹦跳、有人在做俯卧撑、有人在举哑铃、有人在吃药,很快到了楼顶,有人问他们:“你们怎么上来的?”
他们分别答曰,“跳着上来的”、“做俯卧撑上来的”、“举哑铃上来的”和“吃了药上来的”。
很多成功企业家,以为自己某个招式是制胜之道、万应灵丹,其实本质上都是因为搭上了中国高速增长的电梯。
互联网同样不是万应灵丹。对互联网新经济过高关注、过急预期、过多优待,是多方合谋的结果 —— 毕竟关注和扶持新生事物,显得时髦而且容易出效果。
双十一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,像是披着高科技时髦外衣的孩子,被父母举高高、跟着电梯登顶,看到了别样的风景,被称作天才。这样的“小天才”,被高估了。
当互联网是得宠的太子时,身上万般都是优点;当真登了大位,暴露出并没有力挽狂澜的神力,优点一个个都可能变成缺点。
六、世风不古,无力回天
十年大运、利好出尽,双十一将第一次遭遇经济周期的大调整,就像“黑色星期五”遇到2008年。
待明年,逍遥子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时,这位“双十一之父”,可能会面临类似库克接任苹果的窘境:奇迹再难造就,连自己树立起的高峰都无法再攀越,只好做一个守成之君,时不时被质疑。
因为曾经助推奇迹的因素,一个个全都消失了:经济周期波动,消费意愿调整、供给相对过剩,线上线下合一、没有了特许的待遇,体量从湖泊变成海洋,也没有了制造洼地与对倒腾挪的余地。能够人造高增长奇迹的时代,可能将与人们告别。
只剩羊群效应还在,而且还加强了。
移动互联网普及,导致网民结构和现实社会结构完全映射了。《奇葩说》里臧鸿飞说:“很奇怪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网络舆论中一度多元的评判标准,变得简单、非黑即白了”。这不奇怪,因为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融合,网民结构已经悄然变化,并且难以逆转。
曾经,互联网像文言文一样,是相对少数的精英使用的工具,那个阶段互联网的发展,让人深信并向往“群体智慧”和“个性选择”;
如今的互联网却像普及的白话文一样,成了大众化的工具,只剩下”群体力量“和”集体选择“,而所谓的算法推荐、千人千面,成了慰藉群氓的奶头乐,让大众的行为可以更精准、更隐蔽地被操控了。
这种网民结构的变化趋势,投射到消费领域和消费行为上,对于平台和品牌会是利好吗?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